如果你去菲律宾马尼拉旅行股票配资最新消息,看到街头有人售卖一种名为“pagpag”的美食,一定不要出于好奇去尝试。你若知道这些食物的来源,恐怕连闻一闻都会觉得恶心——这些“美食”竟然是从富人区的垃圾桶里捡来的。稍微清洗过的,可能还会再加工一下,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冲水后就拿出来卖了。
21世纪的今天,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首都,竟然有人以吃垃圾为生?菲律宾到底发生了什么?
2024年,马尼拉仍有大量饥饿的人口。根据菲律宾民调机构的统计数据,直到今年2月,大约1.4%的菲律宾家庭经历过严重饥饿。正因如此,很多菲律宾底层民众不得不从富人丢弃的垃圾里捡食物。社会学家Melissa Alipalo曾说过:“吃别人的剩饭本是耻辱,但穷人却不得不这么做。”
这些“pagpag”并不是简单的街头小吃,它们实际上是垃圾食品。菲律宾政府时常警告市民不要捡垃圾吃,尤其是孩子们,因为这会影响健康,甚至可能带来疾病。但在面对饿肚子和吃垃圾的选择时,许多人选择了后者。
展开剩余80%在马尼拉的贫民窟,“pagpag”是常见的日常食物。比如有位单亲母亲,养育着四个孩子,每天辛苦工作,却只能赚到约20比索(约2.5元人民币)。在这种情况下,她除了捡垃圾吃,几乎没有别的选择。
菲律宾的社会福利和发展部虽然表示一直在努力改善这些问题,但在马尼拉贫民窟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为了填饱人民的肚子,菲律宾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大米。数据显示,2024年到7月,菲律宾已进口240万吨大米,比去年增长了18.8%。而本国大米产量却下降了5.5%,从903万吨降至853万吨,这让普通民众依然难以负担得起价格较高的米。
那么,为什么菲律宾会在这么严重的饥饿问题上苦苦挣扎呢?虽然菲律宾的国土面积有30万平方公里,人口约为1.1亿,和日本差不多,但其面临的粮食危机却与日本大不相同。按理说,菲律宾位于热带地区,气候适宜种植大米,怎么会缺粮呢?
事实上,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,菲律宾确实没有粮食短缺的问题,甚至还有余力出口大米。然而,80年代后,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,大米产量却未能跟上。到2008年,菲律宾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进口国,当年进口了约200万吨大米,几乎耗尽了财政收入。这一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让粮食价格暴涨,菲律宾的粮食市场一度陷入了困境,政府不得不依靠东盟的伙伴国家——越南和泰国来确保粮食供应。
许多人会想,既然粮食不足,为什么不加强农业生产呢?实际上,菲律宾的经济依赖于服务业,农业发展并不是重点。根据2023年7月的数据显示,菲律宾60%的GDP来自服务业。尽管农民们不愿意种地,但他们投入的资金、农药和化肥成本极高,回报却很少,这让许多人放弃了农业生产。这样一来,菲律宾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更难得到解决。
虽然粮食进口对很多国家来说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,比如韩国的粮食自给率在2020年仅为19.3%,但由于韩国经济发达,民众有能力购买进口粮食,所以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饥饿问题。而菲律宾则不同,尽管粮食进口了不少,但由于经济不景气,许多贫困家庭仍然买不起食物。
如果菲律宾能够发展起强大的国内经济,减少贫困人口,即便粮食价格较高,大家也能买得起,这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。然而,菲律宾在政治上的选择,尤其是与美国的合作,使得国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。近几年,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,这导致中菲关系紧张,国际投资也因此减少。这种政治局势的不稳定,进一步影响了菲律宾的经济发展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如今,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已经开始强调自己的亚洲身份,而菲律宾却依然与美国站在一起,这种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让菲律宾很难在未来实现自我发展。希望菲律宾能够认清局势,不再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,走上自主、自强的发展道路,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中美博弈中获得真正的利益。
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吃饱穿暖是生活的基本需求,但在许多其他国家,能够拥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却是奢望。虽然我们也面临一些不足,但我们应当齐心协力,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